今年以来,湖州市金融行业牢抓垃圾分类“热点”“难点”,创新建立制度体系,明确目标责任,巧用宣传载体,推广“金融+分类”双轨道模式,打造垃圾分类样板示范行业。
设规范标准创标杆
湖州市金融办出台行业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实行垃圾分类“一把手”工程,完善市级部门、区县、金融机构协同机制,明确金融机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专管员”责任链,凝聚合力抓好任务落实。大力推进标杆示范单位培育工作,积极探索金融机构垃圾分类工作高标准、规范化运作模式,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制度、特色标准、特色做法。
中国银行城中支行建立“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制度完善、保障到位”的工作体系,明确大堂经理、业务经理、客户经理主管分别负责营业大厅、高柜区域、客户经理区三大块区域分类工作。通过边创建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起草金融行业垃圾分类规范,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宣传培训、分类实施、绿色节约、绿色金融支持垃圾分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
严督查整治促提升
湖州市金融办牵头建立“考核评价-交叉检查-工作通报”机制,以考核检查促整改提升。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级金融机构联合成立督查专班,每月进行检查评分,考核结果纳入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考核。会同综合执法局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日常巡检力度,提高金融行业分类实效。组织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交叉检查,找出问题短板,督促帮扶查漏补缺,落实落细分类要求。
对月度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向排名后五位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在次月开展“回头看”督察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约谈。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检查考核制度,督促市分行每月开展针对下属分支机构的检查通报,将分类工作落实到基层最末端。今年6月以来,督查专班共检查金融机构(或下属分支机构)110家次,考核平均得分由原先的88.00分提升至95.625分,行业整体分类工作水平取得明显提升。
育讲师“种子”领风尚
湖州市金融办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组建湖州首批行业垃圾分类宣讲师团。讲师团共有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银行机构、保险公司的78名成员,平均年龄36岁,这些宣讲师接受线下培训课程教学、通过线上知识测验、签订履职承诺书,将分类知识、经验做法传播到整个金融系统。
讲师团自10月中旬组建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宣传活动89次,涉及金融机构及下属分支机构155家,参加人员3773人次,为垃圾分类意识深入金融行业最末梢做出重要贡献。结合金融行业特色,制定出台湖州市金融行业生活垃圾分类守则,以“顺口溜”形式生动阐明了湖城垃圾“四分类”原则、金融场所分类设施配置要求和常用分类知识点,为金融行业分类宣传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指引。今年以来,中心城市金融机构共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培训活动1921次,累计张贴宣传海报741张,开展相关志愿宣传活动180次,共有1175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
引金融活水“润”产业
湖州市金融系统积极响应金融支持鼓励垃圾分类号召,推出垃圾分类绿色理财产品、“垃圾分类小微贷款”等一系列金融产品,有力助推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良好风尚。今年以来,湖州市共有50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站通过“绿贷通”平台累计获得授信2.12亿元。
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业垃圾分类相关贷款余额2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倍多,较年初增长182.80%。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湖州垃圾分类全产链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起草绿色金融支持湖州垃圾分类指导意见,下步将通过打造“绿贷通”个人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推广“个人绿色积分”体系、“绿色理财”等创新经验做法,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垃圾分类中;为成长性良好、主营业务突出的垃圾分类企业提供“金融顾问”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走向资本市场,目前纳海环境(危废处理)已将引入战略投资列为重点工作目标,计划2021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22年递交创业板申报材料,百奥迈斯(农业生物废弃物处理)预计2021年向深交所创业板正式递交上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