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装电梯决策部署,紧盯任务、坚决落实、迅速行动,加梯工作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2018年出台《实施意见》,2019年首台“破冰”,2020年加装过百,2021年新增实施177部(完工102部)。
“政策”与“标准”并行,持续规范加梯程序
确定“规范指南”。在全国率先发布《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指南》和《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规范》。其中,《实施指南》详细规定了电梯加装的流程,明确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的基本条件;《技术规范》则规范了加装电梯在制造、施工、安装等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确保加装电梯符合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的原则。
修订《实施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我市实际修订发布《湖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主要对加装范围及加装模式进行了调整。在范围上,向城乡扩面,将农民安置小区及具有保障性质的公租房、廉租房纳入适用范围。在模式上,推全民“共享”,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加装电梯“共享”模式,住户无需承担安装、设备运营、后期维护等费用,只需承担电梯使用费。
出台“配套政策”。积极对接湖州市公积金中心、残联、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出台《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公积金提取办法》《湖州市“十四五”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湖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监管的通知》等文件。同时,主动对接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出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资金管理办法》,做到年初预拨、年终结算,强化资金补助的效能,激发参与加装的热情。
“宣传”与“服务”结合,着力营造加梯氛围
媒体宣传造势。把氛围营造作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线上宣传,同时让成功加梯的业主走上屏幕,成为加装电梯的“代言人”。2021年,全市共发布信息稿200余篇,其中《打好电梯加装组合拳 为民实现“电梯梦”》刊登于住建部官方期刊《城乡建设》中。
实地宣传解疑。充分利用街道社区阵地,进行实地宣传,通过开展“加装电梯面对面咨询”“百台电梯集中签约”等活动,有效提升居民知晓率与参与度。针对签约难度较大的低层住户群众,以“阿奇说事”“关注”等本地热门栏目为载体,通过正向引导与反向分析方式,深究矛盾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消除业主顾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现场为百姓答疑解惑。2021年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0余次,散发资料3000余册,现场申请的意向加装业主达500余人次。
优化服务暖心。研发加装电梯APP,既方便群众线上申请,又便于了解居民加梯意愿,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前期审批流程有效缩短。坚持党建引领,联动各部门组建“老娘舅”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政策宣传、加装发起、矛盾协调等,打消了业主对于采光、通风、噪音等方面的顾虑,有效提升加梯意愿。同时,对于整区加装的项目,抽调工作人员、成立现场工作组,实地摸排、现场沟通,对个别业主“一对一”上门讲解,成效显著。该市梅东花园B区330余户业主在工作组的努力下,一致通过整区加装电梯。
“创新”与“谋划”同步,全力破解加梯难题
大力推广“共享”模式。利用湖州市南浔电梯产业资源,由南浔城投集团成立国有企业实体化加装公司,推广共享电梯模式,建立居民“自愿申请、免费安装、有偿使用”的既有住宅电梯共享模式,将有偿建设转化为有偿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安装意愿低等矛盾。2021年,共享电梯在南浔区试点的基础上正在向其他区县逐步铺开,该市中心城区首个共享电梯加装全覆盖小区落地南太湖新区梅东花园B区,预计4月底全部投运。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加装共享电梯130余台。
注重加快“结合”推进。将加装电梯与美丽小区创建、老旧小区改造等同步推进、统筹实施,做到综合只改一次,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极大缓解了居民的出资压力。南浔区浔溪秀城小区结合美丽小区创建,已启动施工;吴兴区爱山街道下塘小区将加装电梯与旧改结合,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方案修改,即将进行意见征求。
突出整区“规划”先行。对全市适合推进加装电梯的小区进行深入摸排,并进行分类归档,对加装条件比较好、业主意愿比较强的小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明确尺寸、定位及结构类型,并制作成效果图张贴于小区公示栏内,便于居民更加深入了解相关情况,提出合理意见建议。截至2021年底,统筹规划设计的小区达30余个,得到小区业主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