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升浙建筑工程

升浙地基建设工程

升浙绿化工程

升浙农业开发

升浙金属材料

苗木专业合作社

升浙装潢

升浙市政

升浙装修
湖州市全力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样板
时间:2021-11-12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作者:

近年来,湖州市结合五水共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有效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标准化运维、闲置设施整改等各项工作,全力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秀地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移交终端6454座,建成农村污水管网9012公里,完成有效治理行政村568个,行政村覆盖率65.5%,受益农户30万余户。

高起点建设,提升处理效能

注重规划引领。通过对每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科学论证,按照“科学规划、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县区均出台《农村污水运维管理办法》,实现全市范围内政策机制建设全覆盖。如该市德清县在牵头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质检测导则》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地农村经济情况、环境状态等因素,确保导则符合各地实际,为全省出台水质检测导则提供有益经验。

全面排查建档。加强对全市各区县行政村、处理设施的基本信息摸底和复核,对行政村、常住和户籍人口、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与农户接户等开展地毯式排查,梳理掌握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行政村覆盖率等治理现状,不断提升农污基础信息完整性、准确性,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夯实基础。

有序推进改造。分阶段逐步有序对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以及破损、老化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升,为标准化运维提供基础保障。同时,紧盯薄弱区域,对工作明显滞后的村,通过“一对一”会诊办法,帮助研究落实对策,协同推进工程进度。截至目前,全市2021年度的143座处理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已开工125座,开工率87.4%。

创新性监管,保障运维质量

市场化运作。为确保运维管理更加专业高效,公开招标入围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开展运维服务,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同时,加强对第三方运维单位的考核和管理,对项目运营单位基于考核结果弹性付费,充分保障运营质量。目前,全市所有运维设施均落实第三方运维管理机构。

站长制管理。借鉴“河长制”和“路长制”的成功经验,创新实行“区县、乡镇、村”三级站长制管理模式,做到“一点一长、持证上岗”。厘清各级终端站长和第三方运维机构的职责边界,建立动态反馈和联动机制,有效提高运维效率。目前,全市共有区县级站长15名、乡镇级站长65名、村级站长842名。

数字化赋能。搭建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运维监管服务平台,集成远程监控、信息收集、人员管理、数据分析和故障报警等功能,实时监控终端运行状况。目前,运维终端100%纳入智慧化管理,农村污水在线监测范围由200吨以上扩大至100吨以上。此外,创新智慧运维移动操作端,利用手机APP多方位、全时段监管,促使运维管理工作更方便、更快捷。

常态化督考,促进长效运行

严格落实考核。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自查、区县巡查、市级督查”三级督查工作模式,采取定期督查、不定期抽查与重点复查等手段开展运维成效的督查考核。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管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核查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对3241个终端开展督查150余次,整改问题83处。

强化结果应用。建立考核成效与资金奖补挂钩机制,以差异化补助为抓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范化、有序化。如该市长兴县设立“五星级评比”制度,根据设施运行整体情况,划分为一星至五星的不同星级,对情况较差的低星级镇进行处罚,对运行良好的高星级镇进行奖补,实现奖优罚劣。

探索全民治理。利用微信、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平台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知识,鼓励广大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等进行监督,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